03

Jan

2018

平均2天将开1家罗森便利店 南京中央商场和罗森入皖“快跑”

发布者:商业观察家 浏览次数:31011

大潮之下,所有店铺都在找更多的“浮板”,让自己游得更远。

 

今天下午,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南京中央商场集团在合肥签署安徽省唯一区域授权加盟协议。

 

按双方介绍,春节过后,南京中央商场将在合肥开出第一批罗森便利店。2018年,南京中央商场将在南京和安徽(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三个城市)按照“平均2天开1家便利店”的节奏“快跑”。

 

这意味着合肥乃至芜湖、马鞍山等安徽二三线内陆城市将马上结束本土便利店“当家”的格局,面临外资便利店的全面渗透。

 

 

 

 

/ 01/

 

雨润工厂支撑罗森“入皖”

 

 

 

继“南京罗森现象”后,南京中央商场和罗森“将手伸向”江苏邻省安徽。

 

相比此前在江苏市场的“大加盟模式”,在安徽,双方合作程度更深了一步,发展到“区域授权模式”。南京中央商场成为罗森安徽省正式区域被许可人,可以在安徽省采取直营和加盟等模式发展罗森便利店。

 

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晟提出过“自行车前后轮”理论:南京中央商场是“前轮”,负责门店拓展及本地市场的运营管理等;“后轮”是罗森负责商品开发、供应链等更精细化的工作。

 

双方在安徽的“牵手”,正是基于在南京的“前后轮”运作的匹配。

 

以江苏市场为例,罗森提前与江阴华联建立了江阴生产物流基地,能辐射南京地区。今年3月份,江阴工厂将能投入使用。

 

罗森公司在安徽“落子”在业内早有预期。《商业观察家》此前报道指出,借助和南京中央商场的合作,罗森可以快速完成在江苏以及整个华东市场的布局。

 

安徽拥有紧邻江苏省的地缘优势,也是外资品牌便利店空白省份。罗森便利店在南京的试水,是双方合作达成的“强心剂”。双方都深信与南京有地缘优势的安徽市场,能复制在南京市场的先发优势。

 

其次,则是南京中央商场在安徽的供应链资源,为罗森入皖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日式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及差异化都是占大比重的自制鲜食。鲜食冷链配送成为便利店的扩张壁垒。罗森便利店在南京高达50%甚至是60%的日配鲜食。

 

南京中央商场副总裁刘梦婕告诉《商业观察家》,目前,南京中央商场正在改造其控股母公司雨润集团的合肥肥东工厂,将之改造为罗森便利店安徽的供应工厂。其商品配送到合肥市内,最快可以在一小时之内抵达。到今年5月份,改造后的雨润肥东工厂即可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安徽罗森的鲜食配送将依靠罗森江阴基地解决。

 

据介绍,雨润食品在安徽拥有约18家国家级标准的工厂资源。刘梦婕称,雨润的每一家工厂都可以被快速改造成为罗森便利店的鲜食供应基地。

 

按照双方的计划,雨润集团合肥肥东的工厂将作为罗森便利店在安徽发展的第一阶段供应链的工厂。雨润肥东工厂可以支撑500-600家门店的鲜食供应。同时,雨润肥东基地厂房等均是雨润自持物业,刘梦婕表示,与租赁型物业相比,其工厂损益平衡点或更低。

 

 

 

 

 

/ 02/

 

二三线城市开始渗透外资便利店

 

 

 

作为入皖的首家外资便利店,罗森将成为搅动安徽便利店市场的“鲶鱼”。

 

在刘梦婕看来,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店和小型迷你型超市,两个业态的理解模糊。“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家门口的便利店只是缩小版的超市而已,卖的更多的是生活用品。”刘梦婕认为,罗森便利店开进安徽,将如同在南京一样,启蒙当地消费者对便利店的认知。

 

刘梦婕表示,2018年,南京中央商场在南京可以保证2天左右开一家店,基本以一周2-2.5家的速度复制,在安徽也会按照这个节奏拓展和布店。

 

目前,苏果便利店在安徽省达到131家店,合肥有52家店,包括在合肥已开出5家三代好的便利店。安徽本土便利店“来购”,在合肥有 52家店;后起之秀“友门鹿”便利店进驻合肥一年多,也开出了10多家门店。合肥还有本土品牌红府超市开的红府便利店,2015年时,已达12家。夫妻杂货店更是比比皆是。

 

刘梦婕表示,合肥的本土便利品牌比较多,但成规模、成气候的不多。罗森便利店不仅将以50-60%的自制鲜食形成商品竞争上的差异化,也将更多满足安徽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便利生活升级的需求。

 

双方都认为,安徽的便利店市场空间巨大。合肥地处华东地区,常住人口780万。根据行业数据,每3000人可支撑一家便利店。以此测算,单合肥一市就可以容纳2000-2400家便利店。

 

南京中央商场利用其在南京市场的优势,门店选址依靠南京中央商场的自主物业,更是有中央商场的南京本土百万会员作为客群基础。南京罗森像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看上去在安徽只有1家南京中央商场的罗森却少了这些“小幸运”。

 

对此,刘梦婕透露,1月4日,南京中央商场会和安徽省电信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电信在安徽拥有一万个网点,其中匹配便利店的物业会优先提供给罗森开店。

 

之前,中央商场在南京和江苏电信有合作先例。在线下实现了电信网点和罗森门店客流的“互导”。利用支付手段,把线上的引流和互相派券运用。类似的跨界营销也将在安徽展开。

 

不过,张晟表示,要大规模地开几百家便利店,最重要的是供应链以及两家企业在执行力上的默契合作。

 

张晟说,罗森的客户群集中在15-33岁,因此,在合肥的店铺选址会优先选择能够触达这些年轻消费者的地方,首期倾向于年轻白领聚集的地方,住宅只是作为备选。

 

 

 

 

 

/ 03/

 

黄河以南城市都到了便利店发展阶段

 

 

从思考、调研到落地合肥,罗森用了一年的时间。张晟告诉《商业观察家》,供应链未动,便利店先行,然后“借粮”生存,先行抢占市场,供应链再跟上。这是罗森便利店“跨过长江”的行进方式之一。

 

“中国黄河以南的城市都发展到了能拥有便利店的阶段。”张晟称,罗森未来仍计划以“一年一个省份”的速度拓展。

 

罗森有到2025年在中国开到1万家店的“万店计划”。截止2017年年底,罗森已开到了1400家。

 

“除了武汉、南京,一个城市要消化四五百家店很困难。合肥的优势在于其和芜湖、马鞍山形成了城市群。围绕三个城市的供应工厂,可以消化500个店。”

 

马鞍山离南京仅60多公里,在文化、消费习惯等方面亦深受南京影响。南京中央商场方面相信南京的“罗森效应“在马鞍山会有较好的传播。

 

芜湖距离合肥以及罗森的江阴供应链工厂适中,物流配送和供应链会享受“双重支持”。芜湖拥有360万的人口,人口基数适宜发展便利店。

 

无独有偶,2017年12月7日,金鹰国际商贸集团与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宣布7-11进入江苏市场,首批门店将于2018年上半年在南京开出,并计划两年内在南京开出100家门店。

 

整个2017年,外资便利店以超过30%的开店数快速拓店。而从单店坪效来讲,依然还是全家、罗森、7-11等日式便利店更占优势,本土便利店的“护城河”无一例外体现在密集布点。大部分本土便利店还是在出租货架做“二房东”,做品牌的搬运工。同时在门店规模、信息化、物流配送、人才、资本等各方面都还都待突破瓶颈。

 

由此,罗森携手南京中央商场进入安徽,对于本土便利店品牌的信号是:本土便利店接下来的战略重点有且仅有一个,即应从粗放式增长转向提升便利店的品质,聚焦门店精细化管理,开发商品,同时加重差异化的自有商品和鲜食商品的开发,才可能在日式便利店全面下沉二三线城市市场时,守住自身的地盘。